当前位置:首页>洞见>新闻中心
走出精神内耗,你需要“使命力”和“钝感力”


作者:徐晶--同心动力管理咨询总监      来源: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(ID:topduty)


作者:徐晶--同心动力管理咨询总监

来源:同心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(ID:topduty)


在特殊时期的大环境笼罩下,负能量好像随时蔓延在我们身边,心理能量的巨大消耗,好像让很多人“越活越累”,也让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陷入自我怀疑、提心吊胆、毫无激情的境地,这也是当前“精神内耗”越来越多被提及的原因所在。


好多人在“精神内耗”中不断消耗着自我能量而不自知,最终彻底失去了感知美好的能力:


• 一项工作还没开始,就已经设想了N种没做好或者出纰漏之后被狠批甚至辞退的场景;


• 一点小事不对劲就一触即发,容易生气,时刻保持“戒备”心理;


• 幻想着有一次大的提升和改变,却总是设想出诸多障碍和困难,最后还是浑浑噩噩原地踏步;


• 别人无心吐槽了一句,你总觉得是在说你,觉得同事不喜欢你甚至在排挤你;


• 别人表情有了一点波动,你就会陷入自我怀疑,是不是那句话说错了、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得罪了别人……


诸如此类的“内耗”,让你无心做重要的事情,慢慢将自己掏空。


在意识到“精神内耗”的诸多负面影响的同时,我们也在探讨到底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“精神内耗”,其实,与“精神内耗”息息相关的有这样几个关键词:


①缺乏目标+迷茫


当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、想要什么的时候,一点点的挫折和意外好似都能让你怀疑人生。没有目标也滋生了无谓的攀比,苦于“精神内耗”的人总是在迷茫中挣扎,任凭负能量滋生而束手无措,“为什么别人可以有诗和远方而我却在这里苟且?”“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总是觉得时间不自觉地就溜走了?”


②完美主义+敏感


有的人从来不缺乏目标,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然后却被自己的敏感和完美主义阻挠了前进的脚步。


王小波说:一个人之所以痛苦,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然而我更认为,即使胜任力足够,过度的放大工作中的瑕疵和人际交往中的分歧矛盾,也会让人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,时间都在脑补剧情、自我否定和敏感焦虑中度过,自然也就没有精力完成重要的事情了。


③优柔寡断+犹豫


结果大于过程,焦虑先于行动。优柔寡断、犹豫不决的个性,是不断产生精神内耗以至于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的重要原因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拧巴”,还没开始做某件事,质疑自己能否成功;刚开始做某件事,又陷入后悔与“如果呢”的心态,回头一看,压根还没有动起来,但心已经好累好累,算了,还是放弃吧。


针对于这些产生“精神内耗”的原因,我认为,走出“精神内耗”需要进行“三力”的修炼——“使命力”“钝感力”和“行动力”。


1、使命力


首先是使命力,如果说明确目标可以让你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,那么明确使命力则聚焦于更高层面,让你聚焦于自己的意义和内在价值,也就是你的“为什么”,从而让自己不会被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左右,隔绝“精神内耗”。


使命力,是一种内在的自驱力,它不仅可以让个人时刻保持初心,更是组织保持战略定力,从而不被短期的利益诱惑,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

提升个人使命力的第一步就是找寻到你的“个人使命”,其实关于个人使命和人生目的的探讨有很多,在亚马逊上,就有151928本书是相关内容的,但是总结起来,我们可以初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探寻自己的“个人使命”:


•你是谁?

•你在做什么,你喜欢做什么?

•你为谁而做这件事情?

•那些人想要什么或者需要什么?

•你的给予会让他们如何改变?


把这些组成一句话,就成为了你的个人使命,比如:我为孩子们写书,让他们在入睡时也能做个好梦;我为大众设计出他们付得起的衣服,使他们可以看到也感觉得到自己最棒的一面;我培训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来做决策,这样他们就能把最棒的工作带给世界;我为亲人们努力赚钱,使他们能够过上开心快乐的生活……


希望你也能够不断思考这几个问题,从而提升自己的使命力,让个人使命丰盈你的精神世界、坚定你的个人信念,从而迈出走出“精神内耗”的第一步。


2、钝感力


其次是钝感力,顾名思义,钝感和敏感是相对的。渡边淳一在《钝感力》这本书里说:


“我对别人的评价和嘲讽没那么敏感,甚至有点迟钝,别人对我的评价影响不大,我只关心自己进步了没有。”  


如果说敏感力是一种外在的洞察力,那么钝感力则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。过于敏感、心思细腻之人,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,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,他们就会方寸大乱。而收获钝感力的人,却能够拥有任凭风雨,我自岿然不动的格局和能力。


与其说钝感力是一种能力,我认为它更是一种修炼,一种贯穿于人生始终的修炼,当你获得了使命力,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时,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修炼钝感力,获得真正不被左右、不被影响的能力。钝感力的提升,更像是一场自我的沉淀与对话:


•自我认知:逐渐认清自己,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,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,坦然面对外界的评价,不因正面评价而骄傲,不因负面评价而自卑,这样就能保持平常心,坚持走自己的路。


•自我激励:善于找到自身的闪光点,寻找成就感的来源,发现能够激发自己的任何细节和小事,以此不断激励自己。


•自我和解:与自我和解,是获得钝感力的关键,它是一个接纳自己,与自己握手言和的艰难过程。在自我和解的过程中,你可能要不断根据现实情况,对内在价值感的来源进行再定位;学会与不受自己左右的事相处;从个人中心中走出,用更广泛、全局的视角看待事情;承认无法自我和解时自己曾经伤害过自己,并愿意理解那样做的自己……但当你最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,无论未来面对工作生活的多少遗憾,我们的内心都会平和、充盈和有力量。


3、行动力


最后就是行动力,也是最好理解和提升的一种能力,停止幻想,干起来再说。所谓行动力,本质上就是自己(who)在某个时间(when),某个地点(where)以某种方式(how)去完成某件事情(what)。这样的定义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提升行动力的简单途径:


找一段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,在一个环境阻力最小的地方,去完成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。


也就是先找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,先干起来,让自己获得成就感,提升行动力的关键就是创造一个让自己可以快速行动起来的条件,只要可行性大于阻力,你自然就能够放下想象,开始行动力。


总之,希望你不仅能在提升“使命力”“钝感力”“行动力”的过程中走出“精神内耗”,更能在此过程中收获一个有修养、有格局、有力量的自己。


当你开始更多的聚焦价值感和意义感;当你开始对周围的纷扰、伤害、矛盾、遗憾开始反应迟钝;当你意识到要马上行动起来的时候,那你已经在走出“精神内耗”的路上了,因为——“意识到了,改变就已经开始发生。”